老农直视着和尚,淡淡道:“程济,翰林院编修,善观天象。当年,燕兵围皇城,逼圣上退位。王钺拿出袈裟、度碟,选出二十五名内臣跟随。宫外,程济、王应能、叶希贤三位文臣自愿随行。程济提出让圣上从鬼门出,随臣从水西门行,王钺应允。”
说到这里,老农停了停,问道:“因而,程大人从头到尾都未曾进过内宫,更未见过我。知道‘徐霈’这个名字,应该也是同行内臣所说。难道程大人又观天象,知我不是徐霈?”
程济愣了愣,哈哈大笑起来,“离京的十多年里,‘徐霈’这个名字可不止是听过。徐大人应该不会这么健忘,忘记我们曾见过?”
“我没忘。只不过,那次你见的不是‘徐霈’。虽然我不在场,但那位绝不可能自称是内臣。毕竟,当年跟随太子离京的,还有十名侍卫。”徐霈叹口气,又笑了笑,坦然的说:“若程大人不信,就此作罢。这么多年,武昌的生活不错,郡王殿下并不想你我再打扰他。”说完,徐霈站起身,向程济道:“自此,我的任务结束。告辞。”走到门口,又配合的蒙上眼睛。
徐霈出门,程济看着他的背影,神情犹豫起来。
这几天下了雪,郊外的农田都覆了层白色,一艘小船荡在几乎无人的阳澄湖上。
贾明穿着厚厚的冬衣,皱着眉看着眼前的两位兄弟,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冷的天,要将议事的地点定在湖上。只能无奈的将面前的小火炉烧的更旺些,随手给自己倒了杯热茶。
先开口的是无影堂堂主、胡濙与‘贾明’胡淦的堂兄胡湮,“四弟不来了,七叔的情况不太好。毕竟还在年节,就没邀几位叔伯。”
‘贾明’胡淦无奈的问:“既然还在年节,为什么我们不能回常州家中商议?”
胡濙没理他,问胡湮:“徐霈有消息吗?”
胡湮摇头,“我当初就说这人不可信。”
“不一定。他与叶希贤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