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听说,太孙原本想送只端砚给万岁,”王贵妃看了眼铜镜里朱棣的表情,见他微微皱了皱眉,接着道:“那砚台好的太贵、便宜的又不起眼,太孙挑了好久。”
“他哪懂什么好坏,下面的人见他想要,定是胡乱开价,想着大赚一笔。”朱棣开口道。
王贵妃点着头,继续说:“太孙也知道,所以迟迟没定。这次景陵郡王到了之后,太孙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朱棣想了想,笑道:“孟炤有钱,瞻基还真会找人。”
“连臣妾都想知道,他们就花了几十两银子,能做出什么来。”王贵妃微笑道。
“晚上,带你去看。”朱棣随口应下。
王贵妃略一迟疑,“万岁,有外臣。”
“挂珠帘。朕的生辰,更想家里人一起开心开心。把张妃也叫上,张辅难得回来。”
“是,万岁。”王贵妃低头行礼。
傍晚时分,奉天殿内已用珠帘隔成前后两部分,前殿基本坐满了人,这次明显不是亲戚、功臣的聚会,而是在京四品以上官员全部到场。
终于在大太监刘正芳的唱诵中,朱棣一身朝服面无表情大步上前,在殿正中宝座上坐下。座下所有人、包括珠帘后的女眷,全部离座跪到在地、山呼万岁。
朱棣抬了抬手,“平身。”
众人再次回座,朱棣看了眼座下,太子朱高炽坐在一侧,之后是太孙朱瞻基、景陵郡王朱孟炤。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之前都上书要求来京,只不过朱棣没同意,而其他几个孙子年幼、尚未获封,没上殿。
场下,礼乐起,乐曲随着刘正芳的唱诵变换,严肃而亢长,虽然知道这是必要的仪式,但朱瞻基仍是忍不住,不停偷瞄坐在一旁的朱孟炤。不知过了多久,宫女们端着酒菜上殿,礼乐才正式结束。
酒过三巡,朱棣说了几句玩笑话,场面开始活跃起来,不时有大臣单独上前祝寿、献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