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宅的戏台子上,生旦净末丑联袂登场,咿咿呀呀的唱着的便是那出《风筝误》。
这出戏,说的是西川招讨使詹武承得罪宦官,罢职在家,家中有两妾两女,梅氏生长女爱娟,柳氏生次女淑娟,长女貌陋而性顽,次女聪颖且貌美端庄,为此原本就互相看不上眼的两个妾室就更是“一岁之内,倒有三百个日子相争”。
没过多久,地方多事,有蛮兵叛乱,朝廷不得不重新启用詹武承。临行之际,詹武承未免家中二妾争吵,便筑了一高墙,将宅子分为东西两院。另外由于两女皆年方二八,到了适婚的年岁,而他出征在外,不知几年能归,便请了他的同榜好友戚天衮帮忙张罗。
戚家与詹家比邻而居,戚天衮有一子名友先,乃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另有一义子名曰韩琦仲,早年父母双亡,寄居于此。韩琦仲人品俊逸,才华出众,与其子恰好相反。但是二人本在同窗,且后者寄人篱下,倒也相安无事。
一日,戚友先放风筝取乐,找了韩琦仲在上面题了首诗,岂料诗题了,结果风筝却断了线,落在了詹家的西院里。西院住的是柳氏母女,柳氏见诗词题得清新,便让女儿原诗后和了一首……
戏台上,李家班的乐师和角儿们在卖力的演绎着。台下面,知府家的夫人、如夫人、小姐
以及前来拜年的亲戚家的女眷们也无不是在婢女、下人们的伺候下聚精会神的欣赏着。
“漫道风流拟谪仙,伤心徒赋四愁篇;
未经春色过眉际,但觉秋声到耳边;
好梦阿谁堪入梦,欲眠竟夕又忘眠;
人间无复埋忧地,题向风筝寄与天。”
“何处金声掷自天,投阶作意醒幽眠;
纸鸢只合飞云外,彩线何缘断日边;
未必有心传雁字,可能无尾续貂篇;
愁多莫句穹窿诉,只为愁多谪却仙”
陪着父亲前来拜年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