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曹孟德有苦难言,管幼安无妄之灾(2 / 6)

已经志在必得,只想博一个名次,甚至野心勃勃的想拿状元的那些顶尖人才来说,却是无不弹冠相庆。

准确的说是非颍川人都在弹冠相庆。

还是那话,考建安大典的话,颍川人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如果不刻意压制,他们得占一半。

即使是孔融和荀彧等人在考题上已经尽力的偏颇了,也至少能占去三成左右。

可是盐铁会议大辩论就不一样了啊,这场辩论三分考较的是对盐铁专营政策的理解,四分考较的是对基层民间疾苦和商品买卖方面的理解,两分考较的是本人的聪明才智和辩论天赋,剩下的一分,才是真正的儒家学问,也就是辩论过程中所用到的那些废话和道德绑架。

这是将大家又都拉回到同一条起跑线上了啊,那些靠着对建安大典熟悉,所以先一步在备考之时领先他们一步的颍川人,这不就没优势了么?

颍川到处都是士族,他们哪会知道什么叫民间疾苦,哪会知道商品买卖之间的门道,这简直就是劣势啊。

如此,则颍川人必然占据大量的进士名额,但那些状元啊榜眼啊这些真正顶尖的名额,却是要全都留给外地人了,这,不就是朝堂平衡之道么?

务实务虚两不误,这就是天子的手段么?管中窥豹,天子可真是高明啊!

这些新科进士,不,应该说是新科孝廉虽然在参考之前或多或少的也听说过天子高深莫测的传闻习惯,但毕竟没接触过,对深意这两个字的理解吧,相对还是浅显了一些。

因此,明明满朝文武都认定了天子这次没有深意,或者说这次的所谓深意过于明显,已经算不得深意了,这些士子却一个个的脑补的不行。

本来儒生么,天然屁股上就应该是反对盐铁专营的,但天子行事向来讨厌豪强,类王莽远多于汉光武,这已经是天下人所共知的事情了。

所以在他们想来,这天子肯定是推崇盐铁专营的么,如果不是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友情链接: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站点地图xml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dbo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ipt charset="UTF-8" src="/static/js/m.js"></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