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任何物体都是由一个个微小的个体组成的。
自动武器研究中心,现在已经拥有近20个下属研究所,史塔克武器研究实验室,简单来说就是核心,亲儿子。
做亲儿子也是要有几分真本事,史塔克实验室就有这份本事,他们再次对自制武器进行改良。
谈论起战场上的大杀器,军事迷们能够列出许多,马克沁、43郭留诺夫、92式、24式等等在战场上大放异彩的重武器。
但是真正能够称为战争常青树的,只有勃朗宁2重机。
从20世纪20年代诞生后,就成为多个国家的标准装备,直到未来21世纪也未曾被淘汰。
汤姆逊1931,也就是所谓的加强版,重机枪,虽然它足够轻便,算上背负弹药箱只需两个人配合操作,但在杀伤力方面不得不说和重机枪有所差距。
针对这种情况,史塔克研究室决定设计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重机,战场上的‘死神镰刀。’
首先,他们参考了各国的重机枪,就连那些表现不好的也没放过。
为什么别的重机表现的比它更好,更轻,更加优秀,找出其中的差距,是他们的第一步。
接着他们开始以勃朗宁2为蓝图,结合之前得到的经验和自身汤姆逊的特点,打造了一款真正属于自己的重机。
汤姆逊1,车载重机,12.7口径,和勃朗宁的口径相同,这是为了方便弹药的生产互通性。
装备液压缓冲装置,稳定性表现的比勃朗宁更加优秀,射程2英里,搭配三脚架的2射程下降到1.6英里。
枪身净重90磅,比勃朗宁重了6磅,2三脚架重28磅,采用新式复合材质。
弹链式装填,每分钟射速600~1000发,达到航空用枪的标准,气冷,稳定性表现优异。
在连续打空五个弹药箱后,枪管才出现过热现象,经过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