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好过了起来。
然而,这里虽然遍地是牛羊。但是却没有人愿意将羊绒卖给我们,包括屠五的亲戚们也是不肯。原来早就有专门的商人,每个月前来三次,都把这里的羊绒羊肉收集得干干净净。由于那商人还算讲信用,从不拖欠银两。而这个乡里,大多数人靠着那大商人富余了起来。不敢将羊绒冒冒然卖给别人,生怕那商人一生气,这遍地的牛羊就卖不出去了。
屠五和我一阵失落。想不到如今的生意竟然如此难做。倒是屠五还有些精神头,建议我去别处看看。但是既然这里如此,别处肯定也有专门的商人霸占着,岂不是一样的道理?
羊绒生意既然做不成了,正准备打道回府。娘的,一来一回白用了四日。屠五却说口渴了,跑附近他三婶家讨水喝。那三婶倒也热情,一人给我们端来一碗凉开水。一口喝完,果然神情气爽。
蓦然,我注意到了手中这碗儿。这碗可以说已经是旧碗了,但其上的花纹,却还是色泽光艳。我不由得翻过来一看,仔细辨认了一下碗底。却见到了武威年景德八十三窑的模糊字样。武威年说近不近,因为他就是本朝第二代皇帝。但第二代皇帝至今,怕也有一百五六十年了,八十三窑也不算什么上窑,但毕竟也是官窑。
可以说,这碗虽然比不上那些真正价值过人的名窑古董,却也有些价值了。最保守估计,二三十两总是能卖的。
他那三婶将这碗拿出来招待人喝凉水,显然不知道这碗儿的真正价值。我心一动,便道:“三婶啊,我看你这碗倒是很好看。怎么,你家都用的这碗啊?”
“哪里啊,这碗是上次拾掇房子从角落里翻出来的,我也就看着它还没有坏,就拿来用一下了。倒叫客人您见笑了。”那三婶回答道。
弄点路费也好。省得这大老远的白跑了一躺。便笑着道:“我看这碗很是喜欢,三婶不如就转卖给我吧。”
“哟,瞧您说的,不就是一旧碗么?”三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