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了的。因为,此诏书一出,便跟那所谓的衣带诏一样,能够起到法理上的效果,给起兵反对梁祯的人,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
只是,金祎听后,却是略一皱眉,因为按照耿纪的说辞,汉帝是要一直留在中牟的,这对刘备而言,自然没有太大的害处。但耿纪说,要先打尚书台,而后以尚书台的名义下诏天下,这一点,就值得玩味了。
因为如此一来,就算日后梁贼伏诛,这诛杀梁贼的功劳,也要分给耿纪等人一半,因为,如若没有这道诏书,刘备的行为,就是奉汉帝衣带之诏,起兵锄贼。而有了这道诏书,就变成了,刘备奉耿纪等人奋不顾身颁布之诏,起兵锄贼。如此一来,主公刘备的帝王之路,就又多了几分不确定性在了。
须知,刘备此生,处处标榜仁义,要是在他登基之前,还发生了诛杀当初共同抗梁的同袍这种事,那不知要给刘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备的声望,造成多么恶劣的影响。因为,刘备此刻,就已经有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孙权在旁侧了。要是再加上耿纪等人,刘备是否还能轻易获胜,而不是像梁祯最有可能的结局一样功败垂成,就不是常人能知晓的了。
耿纪自然是慧眼如炬之人,因此他一看见金祎面露难色,心中便已猜出了个大概:“金君面有忧色,可是遇到了什么难事?不妨说来,让我等一并替金君谋划谋划?”
金祎一听,连忙赔笑道:“耿君之言,依祎愚见,亦是在理。只是,还请耿君能够多等几日,待祎请示主公,如何?”
耿纪自然是不会同意金祎的话的,因为这世间之事,哪是件件都能商谈至双方都满意之后,再作定夺的?毕竟,这书信往来,至快也要将近一月,就算耿纪肯等,梁贼也不会给他们这个时间——谁也不知道,孙权会不会突然撤兵、梁祯会不会突然返回、孙狼等人会不会突然被察觉,乃至他们几个,会不会突然被刘若盯上。
“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