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耍的风生水起,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第三道防线,就是距离铁道不远的两百米的豁口,如果那条防线也失守,那他基本可以打GG了。
第10天,在刚刚将第一道防线建设好,并安排了4名游侠站在木墙后的哨塔上守卫之后,他便迫不及待的组织游侠们杀过铁桥,开始清剿河东岸的丧尸。
尤其是北部且沿河的,柿子捡软的捏,这边先后两次小爆发,少了不少丧尸,应该相对好清理。
事实情况也的确如此,半天功夫就清理完了,还得到了一批系统认可的给养。
而与此同时,赵文睿也停止了进一步的种田投入,而开始三兵营爆兵。
他经过计算,得出结论,到了第16日,他大约能有70个以上的游侠。
就是靠这70个游侠,要抵挡数量上千的狂尸、迅猛尸的一波尸潮。
光看数字似乎也不算难,毕竟平均每个游侠杀10多个丧尸就OK,游侠们清剿这个地区的丧尸,平均算下来,已远不止这个比例。
可实际上不能这么算,一个个来,一小撮一小撮的来,和波潮般扑过来,完全没什么可比性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丧尸方的破坏力,一个是己方的击杀时间。此消彼长,难了何止十倍。
但也只能是这样了,赵文睿觉得公允的自我评价,他几乎是没有犯大错误的,哪怕重来一遍,将流程优化,也提升不了更多。
关键就是战力和发展经济的平衡,另外就是对地皮的占据和规划,三者之间绝对是顾此失彼,互相牵制,战兵少,太过弄险,之前的几次丧尸摸鱼很可能就跪了,战兵多,经济就发展不起来,后期没钱爆兵,没钱建造设施。
而不注重地皮的占据和规划,缺乏生产空间,对自然资源利用不够,也没有空间进行战略部署,所能采取的战术将十分有限,死守一道墙,破了就跪,这种缺乏弹性的战术,风险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