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层的利爪,别说是阿斯塔特修士们的动力装甲,就是知名的兰德速攻艇,照样说撕开就撕开。
2,泰伦虫没有阿巴瑟那样看似理性、实则跟虫族这个种族有点不搭的科研型BOSS。
泰伦虫基本都是正面作战,堂皇之师,三板斧。
但这三板斧,宛如野生掠食者的看家本领,炉火纯青,就是行,就是狠,因为若是不行,就得饿死。
简单的说就是纯粹。
不玩什么适应性基因加载。在泰伦虫而言,这种做法,就好像二战时德国搞出的各个系列的兵器一般,看起来各有特色和优势,但从后勤角度看,完全就是灾难。
泰伦虫只抓一个核心,那就是比资源吞吐量。
一开始就茫茫多,然后越来越多。
原历史上,人类、灵族、钛帝国、兽人,都曾在泰伦虫面前感到手足无措。
明明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战役胜利,敌人却越来越多,以至于那些或可歌可泣的、或辉煌的胜利,显得毫无意义。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从一开始就搞错了重点。
泰伦虫一点都不怕死人,其牛掰的回收机制,使得它们可以充分的利用资源,包括自己人和敌人的尸体,以及有色金属,燃料,等等。
所以泰伦虫很少跟人在穷乡僻壤撕逼,比如说星系之间的宇宙深空来一场决战。
不会,那不是泰伦虫模式。
泰伦虫只会在物资丰饶的地方,一般是目标的家园世界开打。
盘子早就踩好了,行军路线也制定好了。来的又突然、又猛力,并且声势浩大。
然后生产线就建在前线。
战争残酷,疯狂损失,也无非是少往兜里揣点,而将获取到的资源转化成战力,送上前线,死不怕,只要能保证这边一直在开采资源就行。
这就是吞吐效率的比拼。
这方面,泰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