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棉花上,不疼不痒。
胡冲之所以敢这么做,他借用了两个优势,其一,是暗旗探子的优势。
暗旗探子以猎鹰传书的方式进行传递信息,快速又精确,所以,第三军团看似被拆散开了,实则它还是一个整体,胡冲能准确地掌握到己方每一个营,甚至每一个连所在的具体位置,从而进行统一的调度。
其二,他是借助了杜基当地人反抗宁南人,支持风人的优势。在当地人的配合下,化整为零的小股风军能很好的隐藏起来,躲避开宁南军主力军团的追剿,同时还能对小股的宁南军做出有效的反击。
胡冲现在运用的战术,在任何一本兵书战策中都早不到前例,第三军团的将士根本不与宁南军做正面交锋,如同一群老鼠似的,在杜基的东部四处乱窜,只要抓住机会,便偷袭敌后,截击宁南军的后勤补给。
宁南军的三个军团,在杜基东部四处围剿胡冲一部,结果一场交锋都没打上,反而后勤补给接连受袭,全军的给养陷入困境。宁南军方面也不是没有做出应对之策,留下一个军团,固守后方补给,另外两个军团,分头出击,一个挺近杜基的东北部,一个挺近杜基的东南部。
见到对方进行了分兵作战,胡冲立刻集结第三军团全体将士,神出鬼没的出现在宁南军后方固守军团的驻地附近,对其展开了猛攻。
宁南人是真的被胡冲一部的游击战打得不胜其烦,以前胡冲一部是整个军团的打游击,现在是化整为零的打游击,反正不管是整个军团聚在一起还是化整为零,它都是在打游击战,就是不与宁南人正面交锋。
因为胡冲的统兵特点,让宁南人渐渐忘了,胡冲一部并不是不能打正面战争,这支军团虽然挂着第十五军团的番号,但它还有另外一个番号,贞郡军第三军团,是那个在正面战场上就从未怕过任何敌人的贞郡军。
胡冲的第三军团强攻宁南军一个军团的驻地,双方的兵力是一比一,旗鼓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