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忽然住嘴,“罢了,还是等小四去行中调出各仓帐本来看。”“远契?”筱千夏呆了一下,接着就是重重一顿足,“果然没有想到这一层。”他的脸色越发难看,“那光看青石帐本都不行了,还要去文庙里查红书了。”界明城的心重重往下一沉,远契他依稀也曾听说过,虽然一下子还不清楚鞟狐说的到底是什么,可是不好的感觉已经在心底蔓延开去。
所谓远契,无非就是买卖契约的一种。之所以称“远”,是因为交易不在当期。最常见的远契就是稻麦棉麻。这些东西不像一匹布一块锦只要有人就可以不断生产,成熟收获都有有季节的限制。若是春季播种的时候去买粮食,当然是买不到的,一定要等到夏收才行。不过青黄不接的时候粮价最高,等到新粮下来,市价顿时暴跌。对于农家这没有什么分别,毕竟一年也就只有这个时候有粮卖。然而商人就大大不同,每日里最关心的就是价格变化,几个月的差别,这价差里有多少金银啊!所以就有人想了“远契”这种东西来,春季就买下多少多少的粮食,等到夏收时拿车去拉就是,因为钱是一早付了的,所以拉粮的时候就不用重新交易。一来一去,收粮的价格就稳住了,价差的利润自然也就进了商人的腰包。
当然,远契也有不利之处。
首先就是人为风险,谁也不可能一家一家去下田收粮,所以远契一定是商人与商人签的。先给出钱去,过上几个月甚至一年才能收获,既是人签的就有毁约的可能。所以多数远契就是那么十几二十间粮行间签的,都是老拍档,信誉至上。这样的商家中澜也不是没有,但是因为政局动荡经商受得影响最大,所以数量能量比宛州都是大大不如。
其次是局限,因为签远契的这些商货大多贱值,一车麦面的也顶不上两块织锦的价钱,所以远契的远只是指时间,地理上如果需要长途运输,那成本一定太高昂。可以签远契的商货因此既有品种局限,也有地点局限。宛州因为有一条建水连通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