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节 短兵(2 / 5)

小说:江山美人志 作者:瑞根

传统的弩箭,安装复杂,体积也较大,不适宜随身携带,我便要求经济发展署和战备署两家联合对现有的弩箭进行缩小和改良。

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试验和改良,终于由经济发展署的一伙年轻人拿出了初步的原型。我称之为便弩以便与原来的强弩相区别。便弩的体积比强弩缩小了一半,主要是利用弹簧钢片和拉簧两样的张力来作为驱动力,但由于受体积以及弹簧钢片质量的限制,射程距离也下降了许多,而且在准确度上也有了不少下降,有得必有失,至少他们成功的将弩箭的体积缩小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制作工艺也简化了不少,而且最重要的是安装箭矢比原来方便了许多,大大缩短了安装间隔时间,这是一点了不起的突破。

我大大了褒奖了这一群年轻人,并鼓励他们不要局限于现有的成绩,应该再接再厉,力争创造出更好的佳绩。我的鼓励极大的激起了这群年轻人的积极性,其中一名领头的表示,目前的便弩仍然有很大的改进余地,但需要一定的实验时间、资金,以及根据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来加以分析和改进,假以时日,肯定能够制造出更完善的产品。

我当即表示应该大力支持这项工程,并现场决定要财政署拨给专项资金,由他们组成攻关小组来研究这个项目,经济发展署和战备署也要大力支持。因为我深知在战争中,战斗力相若的情况下,武器的好坏往往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鉴于时间原因,我也要求战备署立即安排生产一批便弩以迅速装备金州的高岳族人为主的警备师团,这一支轻步兵联队恰恰就是最先装备便弩的部队。

在原本白茫茫一片的原野上,地平线的尽头开始陆陆续续出现一些黑点,由于喜峰口的位置比周围特别是前方的平原的地理位置要略高一些,山柱可以清楚的看见乱军的动向。

慢慢的,黑影由少变多,由模糊变得清楚,黑压压的向喜峰口方向迅速移动过来。

“终于来了!”山柱原本有些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友情链接: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站点地图xml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dbo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ipt charset="UTF-8" src="/static/js/m.js"></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