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无一用是书生’嘛!咋还要送我去蒙学哩?”大安歪着脑袋问。
杨若晴语塞。
碰到这样机敏睿智的弟弟,是她的幸呢还是不幸?
她突然有种搬砖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好在,她的脸皮够厚,自己推翻自己的话也能推得脸部红心不跳。
“切!”杨若晴撇了撇嘴,“你跟沐子川不一样,他那浑身上下一股子酸腐味儿,就跟这卤水似的,酸不溜秋。”
“你则不同,你是咱家的希望。好好念书,将来光宗耀祖,振兴家园,报效祖国,拯救天下苍生的重担就落在少年你的肩上了!加把劲儿,姐姐看好你哟!”
大安:“……。”
“晴儿,豆腐点得咋样了?”
孙氏返身回了灶房,过来察看锅里的动静。
杨若晴笑吟吟抬头:“娘,差不多啦,可以把舀出锅!”
“好嘞!”
孙氏转身走向那边的灶房墙壁,两张门板早已拆下来架在那里。
上面照例用木头摆出了豆腐模子,里面铺好了两条打着补丁的旧被单。
杨若晴拿来木桶,和孙氏一起把锅里的豆腐脑舀到木桶里,再均匀的舀进豆腐模子里……
“大安,要不要喝豆腐脑?”
杨若晴一边舀一边问。
大安毫不犹豫的摇头:“上回喝过了,这回不喝!”
这些豆腐脑,都是姐姐称量好豆子和豆腐的份量,要给镇上酒楼送去的。
他不能喝,喝了,到时候做不出足够份量的豆腐来,不好!
杨若晴知晓大安心里的打算,又道:“没啥,你们喝了几碗,也足够做五十斤豆腐的。去拿几只碗来,等会我们大家都喝一碗!”
这个家,很清贫。
可是,条件再苦,创造一切条件也得让家人补足营养。
不能隔三差五的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