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喜说:“咱娘说的很在理,这也不算啥高枝,有道是打一巴掌隔一层。”
“那杨若晴能照拂小二房,全是看在和小二房的杨永进是堂兄妹的份上。等到下一辈,情分就一步步的淡掉了。”
“再说那三房,三房大安虽说自己是巡抚,可却一点儿都没有照拂老杨家的人,除非,老杨家有谁也念书考功名了,或许能互相照拂提携。可对于咱四喜来说,庄稼汉一个,大安也不能给四喜一个官儿当,若是把四喜弄去衙门里看门,扫地……讲真的,还真不如在老家种地来得实在,痛快,不必大老远去伺候人,听人驱使。”
二喜是这么说,二喜媳妇也是连连点头,“被人驱使,那就是低人一等,咱在家里干活,至少一家人在一起骨肉团聚。”
四喜娘说:“你们两口子这话也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四喜最老实,这老实孩子还是不要去贴老杨家吧,去了,也是女婿,孙女婿里被人瞧不起的。”
“娘,二弟,你们话也不能那样说。”大喜作为家里的大哥,在四弟这件事上,他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虽说小二房在老杨家并不是核心有权有势的那一房,小二房自己都是靠着三房,还有杨若晴的照顾,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四弟若是娶了绣红,绣红的嫁妆可是很丰厚的。”
“那杨永进虽说自己也只是挂靠杨若晴名下的一个代掌柜,士农工商这不假,可杨永进他赚到了钱啊!”
“咱先不说前几年绣绣出嫁那十八抬的嫁妆,咱就听说这趟,绣红及笄的时候,老杨家亲戚朋友都来送礼。”
“那杨永进放话,说给二闺女准备好了嫁妆,说他一碗水端平,当初绣绣啥样规格的,绣红也照着单子置办。”
“你们想想,咱四弟若是娶了绣红,保不齐除了嫁妆外,压箱底的金银首饰还有银钱,都能上这个数!”
大喜竖起了三根手指头。
二喜媳妇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