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未泯杂念参无相三戒当持号不岐(1 / 25)

小说:武当一剑 作者:梁羽生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均县,又名参上山,太和山。山势雄壮秀丽,周围四百公里,下临汉江,最高的天柱峰海拔一千七百公尺。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它的特点是‘高瞻远瞩’和‘幽深清秀’兼而有之。”注一或许武当山没有五岳有名,但在明代,它的地位却是在五岳之上。因为明代的皇帝,曾封武当山为“太岳”,加上一个“太”字,即是表示它的地位高于“五岳”了。封建时代,臣下得到皇帝的“不次”(不依次序)封赏,称为“殊遇之恩”。以山喻人,武当山在明代也真可称得上是得到“殊遇之恩”的。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明成祖朱棣命工部侍郎郭琏、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督工营造武当山宫观。这次工程,每日使用工匠军民等三十万人,费用以百万计。这是根据《明史》的记载。在嘉靖的碑文中则是只耗资二十余万,建筑器材绝大部分来自全国各地,和北京的宫殿差不多同样规格!武当山上有两座著名的碑刻,一座是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立的“太岳太和山道宫碑记”。在碑文中永乐引用道教经典叙述所谓“真武大帝”和武当山的关系,并说他父亲洪武(朱元璋)和他自己之取得天下,都曾经得到“真武”的默佑。所以在武当山上建造宫观,表彰“神功”。另一座碑是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立的“重修太和山宫殿纪成碑”。碑文大意是:成祖定都北京,是属于“北极玄天上帝真武之神”所镇守的北方,因此能蒙神恩庇佑,统一中国,并巩固了北方广大的领土,等等。这是嘉靖替祖宗讲的,解释了明成祖何以要和“真武大帝”拉上关系。嘉靖在武当山脚建了一座刻有“治世玄岳”四字的石雕牌坊,当地人称“玄岳门”。永乐时已把武当山的地位列于五岳之上,到嘉靖时更尊为“玄岳”。把武当山的“地位”,捧得更加高不可攀。过了石坊,便是遇真宫。遇真宫是明成祖为了纪念武当派的祖师张三丰建造的。玄岳门与遇真宫之间,还建有张三丰的铜像,是一个头戴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友情链接: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站点地图xml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dbo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ipt charset="UTF-8" src="/static/js/m.js"></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