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道:“主公对我恩重如山,庶铭记于心。我对天发誓,纵然我回到荆州,此生也绝不会为刘封出一计来对付主公。”
刘备不想放徐庶归荆州,一则是因为痛惜自己少了一名绝顶谋士,二来则是徐庶对自己知根知底,若然他为刘封效力,将来岂非给自己添了一大患。
而今徐庶对天起誓,不会为刘封而对付自己,刘备的担心顿时便少了几分。
徐庶重义,言出必行,这一点刘备还是深信的。
“不知元直何时出发,我也好设下酒宴,与诸僚为元直送行。”抹了一把泪后,刘备问道。
徐庶连连摇头:“我弃主公而去,心中万分惭愧,哪里还有颜面再与同僚相别。况且我现下心中惦念老母,一刻也不敢搁耽,所以我想今日跟主公拜别之后,立刻起程东去。”
事已至此,多留无宜,还不如痛快一点,君臣间最后留下个好念想。
刘备也不再多说,遂命人将好酒拿来。
“元直,这一杯酒,我祝你一路顺风,也希望将来若有缘,你我能再把酒共饮。”
“嗯。”
徐庶也不知该说什么,只能含泪将酒一饮而尽。
美酒虽好,但徐庶喝下去时,却是一喉的苦涩。
“元直,走吧,我出城再送你一段路。”
刘备对徐庶“恋恋不舍”,似乎能再多相处一刻钟,都能让他心满意足。
徐庶对刘备亦有不舍,又岂能拒绝。
于是,主臣二人,以便装出府,西出南郑,刘备一路将徐庶送出十余里。
此时残阳如血,落日的余晖如一支寂寞的笔,在他二人身后拉出了一道长长的影子。
徐庶勒住坐骑,面向刘备拱手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主公,我们就此别过吧。”
分别的时刻到来,刘备心中何等酸楚,虽有千般不舍,只能无奈的拱手道:“那元直你一路保重